意昂体育介绍
印度派兵俄国,与美军会师?欧盟气到吐血,一开口竟让人笑出眼泪
发布日期:2025-10-07 23:04:10 点击次数:77

这世界真是一天比一天精彩,你永远都想不到剧本下一页会写些什么。这边印度刚派了65号人去俄罗斯,参加什么“西方-2025”联合军演。好家伙,那边欧盟外长卡拉斯立马就炸了,气得直跳脚,点名道姓地骂印度,说他们破坏了“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可笑在哪儿?这场军演的观众席上,正大光明坐着美国、土耳其和匈牙利的北约观察员。这帮人都是自己人啊!欧盟这通操作,把审判官的架子端得那叫一个足,甚至还拿印欧自贸协定来威胁,想吓唬吓唬印度。

结果呢?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就回了句云淡风轻的话:我们这事儿光明正大,国防部九号就发了稿子。再说了,你们北约老大哥美国也在场,你怎么不去问他?一句话,直接把欧盟的脸扇得啪啪响,场面那叫一个尴尬。

莫迪的钢丝舞步

要说印度这波操作,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总理莫迪前脚还在天津的上合组织峰会上,跟普京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后脚立马兵分两路,玩起了左右互搏。除了派去俄罗斯的那65个人,还有一支四百人的大部队,早就飞到了美国阿拉斯加。

这支马德拉斯团,要跟美军第11空降师搞个“备战行动2025”联合军演。练的科目也特有意思——高寒山地作战。这剑指何方,简直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莫迪这套“战略平衡术”玩得是真溜,想在美俄之间找个完美的平衡点。

他心里门儿清,光抱美国一条大腿肯定不行。毕竟特朗普总统对印度商品征收的那高达50%的关税,已经让印度国内的纺织业和海鲜老板们哭爹喊娘了。可他又舍不得美国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所谓的“印太战略”支持,于是就搞出了这套“白天你好我好,晚上回家磨刀”的戏码。

欧盟的大型双标现场

回过头再看欧盟的愤怒,简直就是一出黑色幽默。那位卡拉斯女士,义正辞严地指责印度买俄罗斯的廉价原油,是给战争“输血”。但谁不知道,欧洲市面上卖的大量成品油,就是印度炼油厂用俄罗斯的打折原油加工出来的?

这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印度赚了加工费,欧盟用上了便宜能源,本来是双赢的买卖。现在欧盟倒好,反咬一口,说印度这个“中间商”不地道。这不是典型的“又当又立”吗?自己嘴里嚼着肉,还嫌给你端盘子的人姿势不优美,哪有这个道理。

在军演这事儿上,欧盟的双标更是玩到了极致。他们对着印度的65个兵口诛笔伐,却对现场的美国军官视而不见。难道在欧盟的逻辑里,北约国家当观察员就是正常交流,印度作为主权国家去参加,就是破坏世界和平?这种专挑软柿子捏的德性,真让人瞧不上。

特朗普从不讲废话

说白了,欧盟之所以还抱着那套过时的价值观外交不放,是因为他们还没习惯这个世界的新玩法,或者说,还没习惯特朗普带来的“没规矩就是规矩”。以前的美国政府还总把“基于规则的秩序”挂在嘴边,到了特朗普这儿,这套嗑早就被他扔垃圾桶了。

特朗普的逻辑简单又粗暴:你强,我尊重你;你弱,我就收割你。他直接要求欧盟废掉《数字服务法》和《数字市场法》,不然就加关税。面对这种赤裸裸的威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也难得硬气了一回,怼了回去:“欧盟必须捍卫自己的主权!”

可硬气归硬气,德国作为欧盟的火车头,今年的对美贸易顺差眼看就要归零,经济增速也快没了。就连美国的铁杆小弟日本,也逃不过。中国搞九三大阅兵前,日本上蹿下跳,呼吁各国别参加。结果特朗普反手就在社交媒体上祝中国人民“节日快乐”,还意有所指地说“中国曾面对不友好的外国侵略者”。这话简直是贴着日本的脸在骂,日本媒体都不知道该怎么往下圆了。

谁还信那套旧说辞

现在的世界,大家拼的是产业链、科技和能源,谁还跟你玩“价值观”喊口号那一套?美国已经不搞说教了,直接撸起袖子下场明抢。只有欧盟还在自欺欺人,沉浸在道德教师的角色里无法自拔,到处给别人扣“破坏秩序”的大帽子。

这种做法,不仅跟不上时代,也让欧盟自己的话越来越没人信。毕竟,话语权这东西,是要靠实力撑着的。当你的产业在流失,能源被别人卡着脖子,安全还得指望美国的时候,你再喊什么“自由民主”,除了能逗大家笑一笑,还有什么用呢?

普京的助理帕特鲁舍夫更是直接警告日本,别对着中俄秀肌肉,那是“自取灭亡”。俄罗斯在远东的导弹部署和军演越来越频繁。这已经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了。在这个丛林法则越来越明显的世界里,欧盟那套温文尔雅的说教,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笔者以为

这场围绕印度军演的闹剧,不过是当前乱糟糟的国际关系里一个小小的缩影。莫迪的墙头草能当多久,欧盟的嘴硬能撑到何时,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抱着老黄历不放,死活不承认世界变了天,最后只会被时代一脚踹开。

欧盟的衰落,很大程度上就源于这种认知上的落后。它总以为自己还是世界的中心,发一道指令就能让别人听话。可悲的是,它连自己家里的烂摊子都收拾不好,还妄想靠道德审判来维持那点虚幻的优越感。世界早就不一样了,可惜布鲁塞尔的那些官僚们,似乎还沉醉在旧日帝国的余晖里,自我感动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