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鲁能少帅当初坚决弃用的四位王牌,如今全在国安打上主力
北京国安最近的状态,确实有点不讲道理。足协杯杀进决赛,中超也还保留争冠希望。一度被调侃“年年争四”的球队,这赛季突然变脸,打得像是夺冠热门。背后,是老帅塞蒂恩带队集训的精准调教,更是几位曾被“死活不用”的球员集体爆发,把节奏彻底拉高了。
最抢眼的还是曹永竞。这个名字,过去在97国奥队压根没什么存在感。要不是当年被郝伟放弃,可能现在也不会有“国安金靴”这么一说。加盟国安之后,他像是换了芯片,进攻线一把梭,传球、射门都开挂,直接从“二流前锋”变成了“主力大腿”。
说到底,还是教练组给了他用武之地。苏亚雷斯上任时为国安量身定制了一套技战术体系,曹永竞在这套体系里如鱼得水,跑位、拿球、出击都打得游刃有余。他不只是能进球,还是能带节奏的那个点。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话一点不假,他就是把握住了。
结果就是,曹永竞不仅坐稳了国安主力,还顺利入选了国家队。从没入选到双线主力,他的逆袭,属于实打实的“打脸式成长”。更妙的是,这还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四人组集体逆袭”。
除了曹永竞,林良铭、柏杨、方昊也全都在国安焕发新生。他们有个共同点:当年都进不了郝伟的法眼。林良铭、柏杨在97国奥时期被边缘化,连大名单都没进去;方昊在郝伟执教鲁能时则是彻底被弃用。现在倒好,这四个人全都成了国安的王牌,轮番爆发,场上场下都风头正劲。
这事,不能不提社交平台的眼光也毒。最近某平台邀请曹永竞和门将王大雷一起注册开号,就是看中了他们的热度带动力。林良铭、柏杨也顺势入驻,跟球迷互动,顺便把国安的人气推了一把。球场上能拼,社交上也会玩,这批球员的存在感,已经从“被弃用”变成了“话题中心”。
而更有意思的是,这四位球员的职业轨迹,几乎就是郝伟弃将的“教科书式逆袭”。当年在鲁能和国奥被冷落,如今在国安成了香饽饽。这背后的对比,实在耐人寻味。说是命运的捉弄,不如说是体系和眼光的差距。换个教练,换个战术,整个人就不一样了。
塞蒂恩的调教下,国安的整体气质也在变。本赛季的中超表现稳中有进,能跟榜首集团咬得紧,而在足协杯上则是一路高歌猛进,杀进决赛。只要最后一战拿下河南队,就能捧杯。这种机会,对国安来说太关键,尤其是在多年无冠的背景下。
说白了,这支国安队已经不是过去那种靠几个核心硬撑的阵容了。如今的核心,分布更广、组合更灵活,曹永竞、林良铭、柏杨、方昊的集体提升,给了球队多点开花的底气。尤其在进攻端,国安的打法已经不再依赖单点爆破,而是形成了整体推进、层层渗透的体系。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给了其他“被弃用球员”不少启发。球员的价值,不是靠一两个教练的判断来决定的,也不是靠某一场比赛定生死。真正决定命运的,是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土壤,能不能遇到那个懂你的人。
曹永竞的故事就是个典型。他当年没进97国奥,很多人觉得他就这样了,天花板已见。但他没放弃,换了球队,换了体系,换了教练,结果整个人重启了。现在的他,不光是国安的锋线尖刀,更是国家队的重要一环。能从“被放弃”到“被需要”,这份成长,含金量不低。
林良铭和方昊的情况也类似。一个在边缘打拼多年,一个被弃用后沉寂许久,但都在国安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逐渐打出存在感。尤其是柏杨,中后卫的稳定发挥,让国安本赛季的防守质量肉眼可见地提升了。
现在的国安,已经不再是靠名气撑门面的球队,而是靠“被看低”的球员打出硬实力。郝伟当年不愿给机会的四人组,如今用表现打出了最有力的回应。这不是偶然,而是一次次错过后的厚积薄发。
如果说这赛季的国安还有什么关键词,那一定是“逆袭”。不是靠运气,是靠人,一群曾经被误解、被低估的球员,拼出了现在的局面。冠军还没到手,但这股子劲儿,已经说明了太多。球场从不骗人,你付出多少,结果就写在比分和排名里。
曹永竞的爆发,不是独角戏;国安的崛起,也不是昙花一现。逆袭的脚本,写得比谁都扎实。下一场球,就看这批“曾被放弃的人”,还能打出多大的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