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一份报告撕开柬埔寨画皮:森林越砍越多,黑锅却让原住民背!
发布日期:2025-08-27 19:53:44 点击次数:195

在柬埔寨,一个怪诞的现实正在上演:世代守护森林的原住民,如今却被描绘成环境的破坏者。与此同时,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在“绿色发展”的口号下持续进行。这并非偶然的误解,一份来自亚洲中心的最新报告揭示,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操纵,其目的就是让最无辜的人,为真正的破坏者背上黑锅。

这套系统性的虚假信息操作,旨在系统性地剥夺原住民社群应对气候变化和森林砍伐的能力。这并非无心之失,而是为了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刻意牺牲原住民社区与环境的策略。

“环保”的A面与B面

在公开场合,柬埔寨的环境故事光鲜亮丽。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植树造林活动和闪亮的国际合作项目。这些报道极力塑造一个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形象,将每一个举动都包装成伟大的“成就”。

同样,一些大型项目也被奉为经济增长与清洁能源的典范。例如,像REDD+这样的气候解决方案和水电大坝项目,被宣传为推动国家进步的引擎。然而,报告撕开了这层华丽的外衣,露出了其下残酷的现实。

这些所谓的“成就”背后,是选择性被忽略的真相:与项目相伴的大规模森林砍伐,以及原住民社区被迫搬迁的血泪。下塞桑二号水电大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它被描绘成服务国家利益的壮举,却导致了约五千人流离失所。

这其中大部分是布农族原住民,他们不仅失去了祖辈生活的土地,得到的补偿也微乎其微。他们的牺牲,在宏大的国家叙事中被彻底淹没,仿佛从未存在过。

谁在“漂绿”?

企业的“漂绿”行为,则为这场骗局火上浇油。一些公司在公开声明中,慷慨激昂地宣称自己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坚定承诺。它们的网站和宣传材料上,充斥着绿色的标志和美好的愿景。

但背地里,这些企业却面临着在保护区内进行大规模毁林和非法采矿的严重指控。这种言行不一的虚伪,恰恰是利用虚假信息掩盖其破坏行为的铁证。它们一边砍着树,一边高喊着保护环境的口号。

更令人震惊的是政府当局的反应。面对大量科学证据和社区报告揭示的保护区内大规模毁林现象,官方却一再予以否认。这种公然的否定,不仅让原住民社区的监测努力变得徒劳,也严重削弱了独立监督机构的可信度。

当证据与官方说法相悖时,被牺牲的总是证据。

从守护者到“罪犯”

对原住民来说,被无视和否认只是第一步,更恶劣的还在后面。气候虚假信息被巧妙地用作武器,将他们从家园的守护者,一步步扭曲成法律意义上的“罪犯”。

官方和媒体的话语体系里,原住民保护森林的传统土地使用方式,被歪曲为非法的“清理国家森林土地”。他们记录非法采伐、为森林发声的行为,则被扣上“传播虚假新闻”的帽子。

这种叙事的转变,为针对原住民活动家的法律行动铺平了道路。守护者成了威胁,保护行为成了犯罪。这套逻辑为剥夺他们的土地提供了看似合法的借口,也让真正的掠夺者得以在“执法”的幌子下继续其破坏活动。

与此同时,国家及地方当局还系统性地采用威吓手段。通过面对面会议、公开论坛甚至入户走访,官员们在原住民社区中制造恐惧氛围,迫使他们接受政府的气候叙事,拒绝独立信息。

被堵住的嘴

这场信息战中,原住民从一开始就处于绝对的弱势。他们大多生活在偏远地区,互联网接入极为有限。这看似让他们免受在线虚假信息的骚扰,但实际上却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

数字鸿沟意味着他们无法通过网络平台有效地分享可靠信息,也无法让外界听到自己的声音和担忧。语言障碍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隔绝,使他们更容易受到线下的信息操纵。

他们世代相传的、宝贵的传统生态知识,本应是气候议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却因为这种系统性的排斥而被完全忽略。作为土地合法性核心的“自由、事先、知情同意”原则,也常常被无视,或仅仅沦为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这不仅威胁到他们的生计和文化遗产,也从根本上削弱了他们在森林监测与可持续管理中本应扮演的关键角色。

结语

亚洲中心的报告明确指出,这一切并非沟通失误,而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策略,其核心就是通过否定真相来剥夺原住民的主体性。柬埔寨的遭遇并非孤例,它反映了影响整个地区原住民的更广泛跨国模式。

要打破这个困局,需要的不仅仅是辟谣。更关键的是要转变对原住民地位的文化认知,承认他们是知识的持有者和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需要被管理或被牺牲的边缘群体。

核心在于恢复和保护原住民的自主权——让他们有能力塑造关乎自己命运的决策,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土地,并推进自己的气候战略。否则,任何气候解决方案都将是掠夺性和排他性的,最终无法实现真正的公正与可持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