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场上突然传来"砰"的一声巨响,山西队的防守球员直接飞出两米开外!场边摄影师的镜头都吓得抖了三抖。260斤的刘禹彤擦了擦汗,就像刚刚只是轻轻碰了碰对方:"咋这就倒了?我还没使劲呢。"
这位被球迷亲切称为"大宝贝"���姑娘,正在用她的方式重新定义女篮比赛。大运会夺冠后马不停蹄杀回国内赛场,对手们看见她就头皮发麻。日本队教练急得直搓手:"三个人都防不住,难不成要派辆卡车挡在篮下?"场上队员更惨,被撞得东倒西歪不说,还得听自家教练在场边喊:"拽衣服!顶腰啊!"结果刘禹彤该进的球一个没少,六投五中单节狂砍10分,打得对面直喊娘。
要说防守刘禹彤的难度系数,那绝对是五星级别的。波兰队不信邪,专门派了两个壮汉贴身盯防。结果这姑娘跟没事人似的,转身一个勾手稳稳命中,加时赛里还顺手送出三个助攻。赛后波兰队员揉着酸痛的胳膊直摇头:"这哪是打篮球,分明是在跟推土机较劲。"
最绝的是大运会决赛那场。刘禹彤顶着39度高烧上场,数据看起来平平无奇,却让美国队主教练赛后直挠头:"我们的防守布置全乱套了。"她在内线一站,对方至少得派两个人守着,外线队友乐得嘴角都要咧到耳朵根。那记助攻底角三分的妙传,看得解说员直接从椅子上蹦起来:"这视野,这意识,绝了!"
四川队现在算是捡到宝了。刘禹彤和韩旭组成的"双塔"组合,把禁区变成真正的禁飞区。全运会对阵山西那场109分的屠杀,对手连篮筐长啥样都快记不清了。有个回合特别逗,对方后卫突破到篮下,抬头看见这两位"门神",愣是把球又运出去了,场边观众笑成一片:"这压迫感,换我我也怂啊!"
其实刘禹彤的价值早就不止得分篮板这么简单。她在场上就像个移动的战术支点,走到哪都能牵制两三个防守人。有次训练结束记者问她秘诀,这憨厚的东北姑娘就咧嘴一笑:"就是卡住位置,该传传该投投。"听听,多实在。可就是这份实在,搅得对手防线天翻地覆。
现在各队教练组开会研究防守策略时都得备两片止疼药。包夹?人家会分球。犯规?五犯离场前早把比赛打花了。有记者打趣道:"要不试试申请把篮筐升高半米?"更搞笑的是某地方台解说,看着刘禹彤在篮下翻江倒海,忍不住感叹:"这姑娘要是去打相扑,估计早拿横纲了。"
但要说最精彩的还是她带给比赛的变化。以前女篮讲究灵巧快速,现在有了刘禹彤这样的"重型武器",战术板都得重画。有场比赛中她连续七次卡位拼抢前场篮板,累得对方中锋直喘粗气:"姐,给条活路行不?"队友们倒是美滋滋,三分线外跟训练似的,投得那叫一个欢实。
篮球圈现在流行这么句话:"防得住刘禹彤的只有裁判的哨子。"这话虽然带着调侃,可也说明她给防守端带来的噩梦。全运会资格赛有回合特别经典,对方三个球员围着她转,活像在玩老鹰捉小鸡。结果她一个击地传球,助攻队友轻松上篮。场边观众起立鼓掌,对手教练气得直跺脚:"防不住,真的防不住!"
赛场外的刘禹彤倒是挺接地气。有次赛后采访,记者问她怎么看待网友叫她"女版奥尼尔",她摆摆手:"可别,我这吨位还差得远呢。"转头看见小球迷要签名,立马蹲下来一笔一划认真写。这反差萌让现场粉丝尖叫连连:"场上凶悍场下甜,这谁顶得住啊!"
如今各队都在研究怎么对付这个"无解难题",有教练半开玩笑说要申请修改规则。可明眼人都知道,真正该改变的是防守思路。就像某个资深评论员说的:"与其想着怎么限制刘禹彤,不如想想怎么培养自己的刘禹彤。"这话说的,够扎心也够实在。
随着比赛哨声又一次响起,刘禹彤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中圈。对面五名球员不约而同咽了咽口水,观众席上传来阵阵哄笑。这场面,怎么看怎么像功夫片里的大师对阵一群小喽啰。不过话说回来,能凭一己之力改变比赛格局的球员,多少年才能出一个呢?
本文只是休闲娱乐,不会及任何商业用途,假如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