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老百姓过日子,谁家离得了厨房呢?
一日三餐,热气腾腾的,那是家的味道。
可您有没有想过,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有时候,也可能悄悄地藏着不小的风险?
特别是做饭的时候,一个不留神,锅里的油就可能从香喷喷的热油,一下子变成熊熊燃烧的火苗。
这样的事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让人心里一紧?
但它确实是咱们生活中,一个时不时就会冒出来的安全问题。
就拿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来说吧,它们可不是什么稀奇事,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教训。
比如,前阵子在宁波梅墟街道,有位张女士,大中午的在出租屋里做饭。
她往锅里倒了点辣椒油,正准备大显身手呢,结果电话响了。
就这么接了个电话的工夫,人离开了灶台,火却没关。
等她几分钟后回到厨房一看,可了不得了,油烟机已经被高温的油星给引燃了,明火和浓烟一下子就把灶台给吞没了。
幸亏消防队员来得及时,把电断了,用干粉灭火器把火扑灭了,人倒是没受伤,可油烟机彻底报废了,整面墙也熏得黑乎乎的。
这事儿听起来简单,可想想真后怕,就因为几分钟的疏忽,差点就酿成大祸。
还有个案例,发生在江苏常州。
一个“小孩哥”,可能也是家里大人不在家,自己想下厨做点吃的,结果油锅着火了。
这孩子当时肯定是吓坏了,情急之下,竟然拿起矿泉水和盆子,往着火的油锅里倒水。
咱们都知道,油锅着火最怕的就是水,结果这一倒水,火势不仅没小,反而猛地一下蹿得更高了。
这孩子也是没办法了,只能赶紧跑出门大喊“着火啦”。
还好大家发现得及时,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这两个事儿,一个是因为大人忙着接电话,一个是因为孩子不懂得处理,但都指向了一个问题:大家对油锅起火的危险性和正确处理方法,可能还不够了解。
说起来,油锅为什么会着火呢?
这其实有个科学道理在里面。
咱们平时做饭用的油,都是有燃点的。
当油在锅里持续加热,温度不断升高,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就会自己烧起来,不需要明火去点。
这种现象就叫“自燃”。
而更要命的是,一旦油着了火,如果你慌乱中往里面倒水,那可真是“火上浇油”了。
因为水遇到高温的油,会迅速汽化,体积一下子能膨胀好几百倍,把燃烧的油滴带着水蒸气,像爆炸一样往外喷溅,这样一来,火势不仅会迅速扩大,还会把周围的物品都引燃,非常危险。
根据消防部门的统计数据,在咱们国家,厨房火灾占居民火灾的比重不小,而其中,油锅起火又是厨房火灾里比较常见的一种原因。
这说明,厨房里的火灾隐患,特别是油的问题,是咱们老百姓不得不注意的。
那么,咱们普通人平时在厨房里忙活,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危险呢?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咱们常说的“人走火灭”。
意思就是,只要人在厨房里做饭,眼睛就不能离开灶台,不能随便走开。
哪怕是去接个电话、开个门,只要人要离开厨房,哪怕就几分钟,也一定要把火关掉。
这一点,看起来简单,但真要做到位,需要咱们时刻提醒自己。
除了这个最基本的原则,还有些小细节,咱们平时也得注意。
比如说,家里的油烟机和灶台,要定期清理。
咱们都知道,油烟机里面时间长了会积很多油垢,这些油垢要是长时间不清理,一旦遇到高温或者明火,就很容易被引燃,成为火灾的“帮凶”。
佛山消防的宣传里就提到,这些油垢遇明火就像“固体汽油”,这话一点不夸张,说的是大实话。
还有就是家里的燃气设备和电器,也得注意安全。
燃气管道、阀门有没有老化、漏气?
电器线路有没有破损、插座是不是超负荷使用了?
这些都得定期检查。
万一闻到煤气味了,第一时间就要开窗通风,然后赶紧把燃气总阀关掉,千万不能动明火,更不能开电器开关,防止引起爆炸。
最后,咱们再来说说,万一,我说的是万一,家里的油锅真的着火了,咱们老百姓该怎么办?
记住,最关键、最有效的一招就是——“盖”。
第一时间,要赶紧用锅盖,或者用一块浸湿但拧干的抹布(一定要拧干,不能有水滴),稳稳地把锅盖住。
这样做的目的是隔绝空气,火没有了氧气,自然就会熄灭。
盖住之后,要立刻把燃气阀门关掉,或者把电源拔掉。
切记,无论火势大小,都不能用水去浇!
这是大忌!
如果家里有厨房专用的K类灭火器(这种灭火器专门用来扑灭食用油火灾),或者普通的干粉灭火器,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拿来对着火源根部进行喷射。
但如果火势已经很大了,自己没把握处理,那就赶紧撤离到安全的地方,然后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电话,让专业的消防员来处理。
咱们中国人对“家”的概念非常重视,厨房更是家的核心。
咱们老百姓过日子,图的就是个平平安安。
这些厨房里的安全知识,看起来都是小事,但往往就是这些小事,决定了咱们家庭的平安与否。
把这些安全常识牢记在心,并且付诸行动,让咱们的厨房永远充满温馨的烟火气,而不是危险的火灾隐患,这才是咱们每个普通家庭最实际、最踏实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