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街头突发状况!女子摔倒背后竟另有隐情?”
无接触车祸?小姐姐,这“碰瓷”也要讲基本法!
俗话说“常在路上走,哪能不摔跤”,可摔跤归摔跤,盯着20米外的小汽车喊“赔钱”,这波操作可真让人傻眼!最近,山西大同的一段监控视频火出了圈,一位骑电动车的女子摔了一跤后,竟盯上了一辆和她隔着大半个篮球场的小轿车,说什么“无接触车祸”,要车主赔偿。这剧情不禁让人怀疑难道现在“碰瓷”都推出无接触版了?
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先来划重点,事情发生在小区里的停车场。一辆小车正以蜗速(目测每小时1到2公里)稳稳地转直角弯,而与它没有一丁点交集的女子,则骑着电动车在离它20米远的地方以“几分熟”的速度(每小时三四公里)行驶。眼瞅着一切风平浪静,谁知,女子却突然雷一般地摔倒在地。
视频显示,小车司机根本没碰到女子,甚至连“目光交流”都谈不上,毕竟直线距离还隔着好几辆车。但摔倒后的女子却直奔小车司机,声称对方让她摔倒了,强行安了个“无接触车祸”的帽子。司机一脸懵,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地,满脸写着两个字——冤枉!
无接触车祸是什么?真能“隔空致摔”?
在法律领域,“无接触车祸”指的是一方车辆虽然没有实际接触,但由于危险操作或不当驾驶导致另一方车辆发生事故,仍需承担部分责任。可——小车车速如“乌龟散步”,转弯幅度比“人工智能模拟驾驶”还保守,能对远在20米外的电动车产生什么威慑力?难不成司机还能修炼“超级赛亚人”的气场攻击?
更搞笑的是,仔细看视频就会发现,女子摔倒的地方地面明显有反光,显然是一滩水导致了轮胎打滑。这锅甩得太远,不仅砸不到小车司机,恐怕还要先问候一下当事人的平衡感和刹车技术。
摔跤怪别人,背后藏着什么心理?
女子这波操作,不禁让人联想到网络上那些屡见不鲜的“碰瓷”奇葩事件——明明是自己的问题,可一旦出了事,总想着“甩锅给别人”。无论是心理作用还是惯性思维,“我是受害者”的剧本似乎被她拿捏得死死的。
换句话说,这背后其实折射出的是一种责任缺失的社会现象摔倒了,第一反应不是考虑自己哪里不对,而是想“如何让别人赔给我”。这种心态,不仅让无辜的人躺枪,更让事实和正义蒙上了一层阴影。如果法律不严肃拒绝这种不合理的诉求,难道以后马路上的司机都要佩戴“隔空辩解系统”?
系统升级时代,碰瓷也不应该这样“创新”
我们无意全面否定当事人的体验,有时候人确实在慌乱中会找错问题的源头。但类似这样的行为,放在镜头前却被验证是莫须有时,它就不仅仅是“搞笑”了,而会影响到后续真正需要获得赔偿的人。大家的逻辑是“我凭本事摔跤,为什么要别人负责?”
从社会层面这种“碰瓷式推责”也是一种浪费资源的表现。如果警力、维权成本过多地消耗在这种“鸡飞狗跳但不具合理性”的事件中,真正的案件可能得不到及时的延续处理。而女子这种无理要求,不光降低了她的信任度,也让无辜的司机陷入“有理说不清”的窘境。
风光这趟“无接触倒地”,怕是赔了信誉又丢面子
做事都有个分寸,“碰瓷”也要讲点基本逻辑。这起事件后来在网络上火速发酵,网友们一边早已笑到停不下来,一边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有人评论“摔得起,才是真英雄!”“姑娘,江湖道义不能这么轻易挥霍,不然旁友们以后怎么放心行车?”
借用一句非常适合用在同类新闻中的金句人生难免摔跤,但赖别人就显得太“不优雅”了。估计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无接触碰瓷”,最后却碰到了万千网友哈哈大笑的大门槛。
亲爱的读者,您对这件事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无接触评论”一番,说出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