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西部,一望无际的豆田又黄了,金灿灿的,本该是丰收的颜色。可农场主们的脸上,却看不到半点儿喜悦,一个个愁眉苦脸,心里堵得慌。
仓库里的大豆堆成了山,就是没人来买。往年最爽快、订单最稳的那个大主顾——中国,今年愣是没点儿动静。更让人心凉的是,听说中国扭头就跟阿根廷签了个大单,十艘船,足足65万吨!
这事儿啊,还得从特朗普那套自以为是的关税组合拳说起。他总觉得,只要拿捏住美国农民的收成,就等于扼住了中国的“饭碗”,能在谈判桌上为所欲为。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这一招,最后把自己人给绕进去了。
这算盘打得噼啪响
想当年,中美农业贸易那叫一个热火朝天。美国的大豆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养活了那片土地上的人,也实实在在地喂饱了美国农民的钱包。
可这条黄金航线,硬生生被特朗普的关税战给斩断了。你敢加关税,我就敢换卖家。中国的反击来得又快又准。你的豆子贵了,没优势了,我干嘛非买你的?这世界又不是只有你一家种豆子。
于是乎,中国的采购大单,像潮水一样涌向了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这一下,可把美国农业给整不会了。板上钉钉的生意,说黄就黄了。
煮熟的鸭子飞了
特朗普好像也觉着不对劲了,有点坐不住,三番五次地隔空喊话,希望中国能高抬贵手,回来继续买大豆。可他的行为,简直让人看不懂。
一边低声下气地想要订单,一边却变本加厉地搞事情。前脚刚说完好话,后脚就跑去跟欧盟嘀咕,让他们也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给出的理由更是离谱,就因为中国和俄罗斯有正常贸易。这叫什么逻辑?又想赚我的钱,又想砸我的锅?
这下特朗普自己也尴尬了。在国内,农场主们的抱怨声快把天给掀了。辛辛苦苦干一年,粮食卖不出去,在仓库里等着发霉长毛吗?
农机、化肥、种子、地租、贷款,哪样不要钱?没了收入,农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心里的火气和失望,迟早要在选票上见真章。
里子面子都想要
可从政治上讲,他偏偏又拉不下这个脸。要是现在取消关税,对华服软,那些政敌还不把他喷死?什么“对华投降”、“卖国贼”的帽子,肯定满天飞。
为了那点可怜的政治形象和选票,他只能硬着头皮死撑。结果呢?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发财。
就在美国农民望眼欲穿的时候,阿根廷那边送来了一记神助攻。为了刺激经济,阿根廷政府大笔一挥,暂时取消了大豆等农产品的出口税。这项税率,以前可是高达26%!这一下子,阿根廷大豆的价格优势瞬间就上来了。
南美兄弟来“补刀”
中国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十艘巨轮,65万吨的大单,眼都不眨一下就给了阿根廷。放眼全球,能这么轻松吃下这么大订单的买家,掰着指头都能数过来,中国绝对是头一个。
太平洋这头的美国农民,看着本该属于自己的钱飞进了别人的口袋,那滋味,别提多难受了。数据是最诚实的。高峰期2016年,中国进口的大豆里,美国占了41%。
可到了今年,这个数字已经掉到了20%。再看看上半年的数据,中国从巴西进口了4226万吨大豆,而从美国进口的,才1657万吨,连人家的一半都不到。
结语
其实道理很简单,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早就说得很明白,农业本来就不该被政治绑架,更不该让勤劳的农民去为政客的斗气买单。中方一直都愿意谈,愿意合作共赢。
可惜,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现实已经摆在眼前:对中国来说,买谁家的大豆,无非是个选择题,巴西行,阿根廷也行,世界大得很。可对那些把一家老小都押在土地上的美国农民来说,丢了中国这个买家,就等于丢了饭碗。
时代真的变了。这个世界,早就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的年代了。想靠打压和“脱钩”来保住自己的老大地位,最终只会逼着别人自力更生,建一个没有你的新圈子。到头来,搬起的石头,终究还是会砸在自己的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