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浅谈地方部队升格而成的东野7纵为何能出一位兵团司令
发布日期:2025-10-09 20:55:25 点击次数:109

东野7纵又称“辽吉纵队”,顾名思义是由辽吉军区地方部队升格而成的野战纵队,首任纵队司令员邓华、政委陶铸,一直担任辽吉军区司令员的邓华毫无疑问是这支部队的军事核心。这支部队下辖的几支部队的源头是哪里?邓华又怎么能从纵队司令员一跃而成为四野第15兵团司令员的,这其中的原因有哪些呢?

抗战刚结束,我党从山东、华中、晋察冀调集了大约11万人的部队和100个架子团规模的干部挺进东北。

而军第3师带了15个团共约3.5万人的队伍,由师长黄克诚率领开赴东北,其中以8旅、10旅和独立旅共9个团为班底组建了东野2纵;7旅的3个团组建了6纵16师;另外3师还有3个特务团和侦查大队则分别编入了西满军区独立1师、2师、3师,加上延安教1旅2团和冀东15团等老部队和东北新编部队共同组成了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后改称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

从来源上看,新四军第3师是纵队的第一大来源,延安教导旅和冀东老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战斗力强,而邓华就是带领延安教导旅开赴东北的将领,所以7纵成军没有前几个纵队那么早,但战斗力不弱,“老八路”团其实占比不少。

7纵领导班子中邓华担任司令员、陶铸任政委、吴富善任副政治委员,袁升平担任政治部主任。从纵队班子来看,邓华、吴富善、袁升平都是“双红一”干部,资历很深,陶铸更不必说,一直是政工老手,这个纵队领导团队资历、战斗力都很强。

7纵成立后,首先在当年冬季攻势中长途奔袭法库县城,全歼177师,生俘1500余人,并且在随后半个月内接连攻克彰武、新立屯、阜新、新邱等地,击溃国军暂57、51师,新部队7纵首战就取得了开门红。

在1948年3月,邓华率领7纵第4次参加了四平战役,和1纵、3纵一起攻克了四平,此役不仅仅打破了四平对于东野的“魔咒”,更是将孤立了长春守敌,使得长春成为国军的一座“孤城”,也将国军在东北被“锁在”了锦州、沈阳、长春等几个大城市。

在辽沈战役的锦州之战中,邓华指挥7纵、9纵组成的南突击集团从南面攻入锦州城,随后7纵和2纵还攻入锦州老城,为锦州之战快速结束立下汗马功劳。随后7纵也在黑山、大虎山一线参加了围歼廖耀湘兵团的战役。

在平津战役中,邓华率兵入关围困天津,在解放天津的战役中,邓华被任命为攻城东集团指挥官,指挥7纵和8纵从东面攻入天津城,并成功会师天津金汤桥,仅用29个小时就解放了天津。在1949年4月,邓华被任命为四野15兵团司令员,兵团下辖43军(6纵)、44军(7纵)、48军(11纵),全兵团人数约20万。

成为兵团司令员后,邓华率部参加了广东战役和海南岛战役,并在1950年改任第13兵团司令员率兵入朝,作为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辅佐彭德怀元帅。1952年,44军则在1952年与45军合并编为54军。

四野首任兵团司令员中,肖劲光抗战时期就是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在东北是东野第1前方指挥所司令员;程子华是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带领了一部分晋察冀部队加入东北战场,还担任第二前方指挥所司令员;刘亚楼是东野参谋长,一直是东北的“三号”人物。这三人被任命为兵团司令员是实至名归的。

那么仅仅是7纵司令员的邓华为何能在强将如林的四野中成为首任兵团司令员呢?

第一是邓华资历够老,而且军政兼优。很多人都只看邓华只是东野7纵司令员,而且这支部队成军较晚,但都忽视了邓华其实在红军时期就曾经在一方面军的多支部队担任师政委的职务,而且搭档过陈赓、张宗逊、杨得志这样的名将。

在抗战期间,邓华担任过八路军第4纵队政委,搭档司令员宋时轮,八路军的纵队在抗战期间地位很高,如徐帅、左权、黄克诚、彭雪枫等都曾担任过纵队司令员,可见邓华在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就有很深的资历,而且他是少有的政委出身,后期改任军事干部的将领,是综合性人才。

第二是邓华展现出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在锦州和天津攻城战中,邓华都担任了攻城攻击集团的指挥官,都分别有同时指挥多个纵队的经验,这在四野纵队这一级的指挥员中并不多。而且在三战四平的战役中,邓华向101提议应该增加1个纵队攻城,但最后没被采纳,客观上导致了这次战役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这也体现了邓华对于战场形势敏锐的嗅觉。

第三是101用人的不拘一格和大胆启用。在东北,韩先楚从4纵副司令员提升至3纵司令员,钟伟从2纵5师师长提至12纵司令员,所以谁打得好,谁就能在东野承担更多。而且像曾克林这样可能作战经验没那么丰富,前期职位高,后期也只能被降级使用。所以101在东北用人资历只是一个方面,作战能力才是最关键的因素,而这一点也正是邓华具备的。

邓华成为兵团司令后,配合陈赓指挥了广东战役,作为主导解放了海南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为彭德怀最主要的副手指挥了1至5次战役,后还成为第二任志愿军司令员。这些战役的胜利也都印证了邓华作为四野的首任兵团司令员是实至名归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