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李建新拒百万安家费,主动执教U16女篮,曾带队创造河南队纪录
发布日期:2025-10-09 22:24:03 点击次数:133

百万安家费没能拦住李建新,53岁逆行而上,这才是中国篮球的底气

说真的,刷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2024年,武汉盛帆女篮一路狂飙,拿下八连胜,气势正盛,主教练李建新本可以在荣光里继续打拼。别忘了,为了留住他,俱乐部连百万安家费都砸下去了,这不是一般人能遇到的待遇。但就在大家都以为他会在CBA和WCBA的热火朝天中继续发光的时候,李建新却转身成了U16女篮主帅,准备带一群孩子打2025亚洲杯,冲击未来。讲真,这种选择,多少有点让人震撼,也让人冷笑一声——你说现在还有谁,能抗拒百万年薪,抱着“舍小家为国家”的执念吗?

话说回来,李建新的“逆行”,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5年退役那会儿,他其实有不少好路可选,搞男篮、捞个教练高薪、风风光光地继续他的星路都行。可人家偏偏跑去操女篮的心,那时候的河南女篮什么概念?经费捉襟见肘,人才稀缺,能把队伍凑齐都烧高香。他顶着压力直接大病一场,医生都劝他改行了。但才过几个月,又“满血复活”,一脚踏进训练馆不回头。你说这是爱篮球?也是。可更像是性格——认死理儿,认命又不服命。

大家都知道,中国这些年男篮热度爆表,女篮一直是“被忽视的角落”。李建新12岁开始打球,没少当过河南男篮主力,却偏偏选了女篮这个“冷门赛道”。后来人家还真就带队从泥潭里爬出来,2010年直接干到WCBA亚军,这还是河南队历史最佳成绩。他不是靠喊口号激励姑娘们,而是下场陪练、比罚球、做俯卧撑,时不时还亲自一对一“教育”球员。这样的教练,是真懂得怎么让孩子成长起来。

他在河南干出名堂后,被国家队瞄上,2013-2017年带U国青女篮,那个阶段,韩旭、张茹、李缘、刘禹彤全都出自他手下。2016年带队在U17世青赛干到第四名,说实话,这成绩在女篮界相当亮眼。很多人都觉得,养女篮“不值”,名和利没法和男篮大咖比。但李建新跟我看来,就是那种明知艰难还坚持“长线投资”的人。说白了,他就是中国篮球的“种树人”,别人都拼命摘果子,他还愿意埋头种得慢、等得久。

再说回这几年,李建新在武汉盛帆女篮的事儿挺有戏剧性。2022年,一路带队杀进八强,结果老东家河南突然召回他,这直接导致盛帆女篮主帅悬空,队伍十连败。这种体制之下,教练能怎么选?要么认命,要么被动。武汉俱乐部一拍桌子,直接掏出100万,帮他搞定在河南体制内的所有收入,好让他有执教“自由身”。这手笔,不就是给足了尊重吗!但李建新没在这舒适区久留,又被国家队请去掌舵U16女篮。有人说,这是对他“信得过”,其实也该反过来想——这么多年下来,他一次又一次被需要,总是能不计个人得失为大局考虑。这种人,现在还真不多。

要我说,李建新身上的“反潮流”,就是中国篮球需要的那一份底气。现在大家讲求“效率”,热衷于搞成绩,争曝光度。明星球员到处走穴,教练也想转型做解说做网红,但李建新,一次次选择了最没流量、最苦的路线。有人问他,有没有遗憾?他说:*篮球不只是比赛,更是人生里的一段陪伴、一种影响*。你想想啊,就算没进国家队,也在某个训练馆里,默默帮孩子们成长。这种教练,就是中国篮球的“土壤”。

而且你别小瞧U16女篮。2023年我们国青女篮成绩是历史最差,2025再不“雪耻”,谁来背锅?53岁的李建新愿意扛下这口“大锅”,带着一群00后小姑娘冲亚洲杯,这才是格局。这事搁在欧美,估计早就安排大牌洋教练了。中国这帮老教练,还是靠“老血性”在撑着全局。

有人说,百万安家费摆在面前谁能拒绝?可李建新偏偏不为钱,只为篮球和孩子们的未来。不少网友调侃:“这拿的是热爱,不是工资。”还有人打趣,“以后李指导不是体制内,是国家级'自由人'”。这种选手,属实不走寻常路。

反观如今那些流量教练,短短几年换五六支队,哪里有时间走进孩子的心?更别说在青训一线琢磨战术、拆解能力了。篮球的路本来就不平坦,愿意陪着一群十几岁的娃,忍得住成绩压力,还能守住初心的,就这几个人能干得出来。

说到头,中国篮球未来不靠一两个天才球员,也不靠一场两场的大胜,而是要靠像李建新这样的“逆行者”——他们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愿意为了大局牺牲小我,才叫真正的篮球人。

再怎么说,李建新的这一次选择已经是打了全场的好球,不是顺着流量跑,也不在乎一时风光,他是拿自己的一辈子来做一件事——真正抓住中国篮球的根本。未来U16女篮到底能不能翻身,现在还不好给出定论,但有李建新在,怎么着也有盼头。

这就是我今天最深刻的感受吧。不是钱能拦住的决心,也不是暂时的风头决定的辉煌,中国篮球能走多远,看的是这种人能走多远。李建新“逆行”,是舍小家、顾大家,是中国篮球的希望,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那个不服输的自己。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