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6 月,人社部、财政部发布通知,明确从 2024 年 1 月 1 日起,为 2023 年底前已退休人员按照人均 3% 的水平提高基本养老金 。这一消息让广大退休人员喜出望外。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这 3% 究竟是如何计算的。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
需要注意的是,3% 是全国总体调整水平,并非意味着每个人都按 3% 的涨幅增加基本养老金 。具体到个人,养老金的调整是根据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的各类退休人员都按相同金额上调。例如,过去两年各省份定额上调金额基本在每月几十元的水平 。
挂钩调整体现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由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决定 。
倾斜调整则是对年满 70 岁及以上退休老人以及符合条件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等群体,给予额外增发一笔基本养老金 。
那么,具体该如何计算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假设一位退休人员,养老金 3000 元,工龄 35 年,所在地为陕西。按照陕西 2023 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来计算(仅为示例,2024 年方案各地会有不同):
定额调整:陕西 2023 年定额调整为 32 元 。
挂钩调整:
工龄挂钩:工龄 15 年以下的部分,增加 8 元;工龄 16 年以上的部分,每满 1 年增加 1.8 元。这位退休人员 35 年工龄,15 年以下部分 8 元,16 - 35 年这 20 年,每年增加 1.8 元,即 20×1.8 = 36 元,工龄挂钩部分共 8 + 36 = 44 元 。
养老金挂钩:涨幅为 1%,3000×1% = 30 元 。
倾斜调整:假设这位退休人员不满 70 岁,不享受高龄倾斜调整 。
将以上各项相加,该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金额为 32 + 44 + 30 = 106 元。实际涨幅为 106÷3000≈3.5%,高于全国平均涨幅 3% 。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计算养老金上涨金额,不能简单地用个人养老金乘以 3%,而是要综合考虑所在地区的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各项标准 。各省份以全国调整比例 3% 为高限确定本地调整比例和水平,所以不同地区、不同缴费情况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实际上涨金额和涨幅各不相同 。
在养老金调整中,国家始终遵循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又要鼓励人们在工作期间多缴费、长缴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不断完善,相信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会越来越好 。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清楚了解养老金涨 3% 的计算方式。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社保、养老金方面的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