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美联储深夜突然降息!8月24日凌晨突发的四大信息袭击全球
发布日期:2025-08-27 12:27:05 点击次数:189

一、降息幅度超预期:50个基点背后的政策转向信号

市场原本预计美联储最快也要到2025年第四季度才会开启降息周期,且幅度可能仅为25个基点。然而,8月22日结束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紧急会议直接决定降息50个基点,远超多数机构预测。

这一决策的直接触发因素是8月21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修订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从此前公布的2.8%下修至2.3%,同时7月失业率升至4.2%(创2022年1月以来新高)。鲍威尔在发布会上承认:“通胀下行速度显著快于预期,同时劳动力市场正在平衡,进一步收紧政策可能损害经济。”

美联储的突然转向标志着其对抗通胀的策略发生根本变化。2025年年初,美联储还多次强调“利率需保持限制性直至通胀可持续回归2%”,但近期数据表明,通胀压力缓解的速度已允许政策提前宽松。

二、点阵图预示持续宽松:2025年还有更多降息空间

随利率决议一同发布的最新点阵图显示,多数FOMC委员预计2025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中值将降至4.1%,暗示年内可能还有至少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这与6月点阵图显示的“全年维持利率不变”形成鲜明对比。

鲍威尔特别提到,“未来政策路径将取决于数据”,但他同时强调“如果通胀持续回落,进一步放宽政策是合适的”。市场迅速调整预期,据CME FedWatch工具显示,期货市场对美联储在11月再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升至70%以上。这一信号直接影响了全球债券市场。10年期美债收益率暴跌至3.5%(单日下跌25个基点),德国、英国等国国债收益率同步大幅下行。分析师认为,全球利率周期正式进入同步宽松阶段。

三、通胀与就业双重目标已现“平衡迹象”

美联储声明中首次删除“通胀仍偏高”的表述,取而代之的是“通胀与就业目标正趋于平衡”这一变化背后是连续三个月低于预期的CPI数据和温和的薪资增长。

8月20日,纽约联储发布的消费者通胀预期调查显示,一年期通胀预期已降至2.5%,为2021年以来最低。同时,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7月平均时薪环比仅增长0.2%,年率降至3.5%,表明薪资-通胀螺旋风险基本解除。

鲍威尔强调,美联储不希望“因过度紧缩而 unnecessary 损害就业市场”。尽管降息决定略显仓促,但“基于完整数据集的风险评估支持这一行动”。

四、全球央行紧急响应:多国同步放宽货币政策

美联储降息后,多国央行迅速行动。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于北京时间8月23日清晨6点发表声明,“已准备好适时调整利率”;日本央行宣布扩大国债购买规模;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MLF利率10个基点;巴西、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国家也暗示可能提前降息。

全球协同宽松的预期推动风险资产短期冲高,但汇率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美元指数大跌1.8%,欧元、日元兑美元均升值超2%,人民币兑美元一度升破7.0关口。分析师警告,资本可能快速流向高收益新兴市场,加剧金融稳定性风险。

尾声:市场仍在消化,未来关注实际经济数据

尽管美联储降息旨在“软着陆”,但市场反应显示出对经济潜在放缓的担忧。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称,“美联储行动明智,但全球经济仍面临地缘政治与债务挑战”。

未来几周,市场将重点关注8月非农就业报告和CPI数据,以验证美联储决策的正确性。无论如何,此次深夜降息已注定成为2025年全球宏观政策的分水岭事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