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美越签署协议五日内,合作阻击中国制造,五年对华征税
发布日期:2025-07-21 09:17:58 点击次数:68

这篇文章里的所有内容都来自可靠的资料,重复的部分在文章的最后说了一遍。

7月7日,越南贸易部的一份公告一发布,就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从现在开始,对中国的热轧卷钢产品征收最高27.83%的反倾销税,执行期限是五年。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份文件的生效日期竟然“穿越”回到了7月6日,提前一天起作用,真是少见啊。国际贸易圈的专家们直言不讳,称这叫作“偷袭式征税”。

就在五天之前,越南和特朗普政府达成了一个协议:美国对越南的关税从46%降到20%,而越南则宣布对美国商品实施全面“零关税”的开放政策。这一降一升的变化,明显显示了越南在国际经济政治阵营中的立场和态度,真是一清二楚。

越南的“投名状”与夹缝求生

看似美越之间的协议互惠互利,但实际上暗藏锋芒,其中有一条特别点名中国:“经过越南转运到美国的第三国货品,必须缴纳40%的关税”。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美国把“转运商品”界定为包含中国零部件的货品,一旦涉及就会触发高额关税。越南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中,有超过三成依赖中国的原材料或零件,这条规定实际上是在施压越南割断与中国的产业链关系。

越南为何这么着急妥协?主要还是经济上的压力挺大。之前美国对越南加征了46%的惩罚性关税,这个数字差不多等于越南GDP的15%。再说,越南对美出口的产品大约占其GDP的30%,几乎影响到全国四分之一的就业岗位。

再加上6月一加入金砖国家,美国就威胁要对金砖成员额外征收10%的关税,越南这个时候也得赶紧向美国示好,减轻压力。这样一来,“经济投降”就变成了代价挺高的举动,不少人觉得是为了退让,结果反而让中国利益受到牺牲。

得晓得,之前中国刚表现出善意:7月初商务部宣布继续对欧盟、韩、印尼征收不锈钢反倾销税,特意把越南给排除在外。越南这个做法,无疑就是对中国的“背后捅刀子”!

短视自救还是战略误判?

越南选中热轧卷钢做“开刀”的目标,绝不是碰巧,这类钢材可是越南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的命根子。到2023年,中国对它出口了906万吨,稳居越南钢铁进口的头把交椅。

突然加税这一招,其背后隐藏着三层考量。第一,是为了财政“回血”,那高额关税能迅速充盈国家的钱袋子;第二,是向美国示好,用强硬的对华手段来换取对方的信任;第三,是保护本土钢铁产业,给国内企业留点市场空间。

“用中国的钱填补越南的漏洞”这种招数,明显低估了中方的底线。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早就提醒过:“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手段来达成交易。”要是真有人敢这么做,中方必定会坚决反制。

更长远的后果是信任土崩瓦解。就在今年4月,中越之间刚刚签了45份合作协议,越南方面还大肆宣称“依附西方的时代结束,转向东方的智慧”,而中方则承诺提供援助修建铁路、共同建设半导体厂。

现在钢轨还没铺好,关税早就来了,这种政治摇摆,跟当年澳大利亚在中美贸易战中站队美国的情形挺像的,最后吃了中国反击煤炭、葡萄酒的苦头。

中国选择:反制筹码与战略定力

面对越南这变脸的态度,中国手里其实握着不少反制的招数,首先在农产品关税方面,越南的大米、咖啡对华出口依赖挺大,所以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关税。

第二个方面是技术断供,涉及到稀土材料、光伏设备以及无人机核心部件这些“卡脖子”的关键领域;第三个就是基础设施暂停,准备重新考虑中越铁路等援助项目的必要性。

不过,中方的回应还留有些余地,商务部特别指出“欢迎各方平等协商来化解分歧”,把是否升级矛盾的问题交还给越南。这么一看,这份冷静态度背后,其实是对越南经济结构中软肋的清楚认识。

越南出口的手机中,有60多的零部件都源自中国,富士康在越南的AirPods工厂,关键的模组依然每天要从郑州空运过去。

要是贸易战再搞大,越南恐怕会变成美中角力里的“最大输家”,既失去中国市场的撑腰,又难免被美国接着压榨。

据上海公平贸易7月8日的消息,越南正式对中国出口的热轧钢卷征收27.83%的惩罚性关税。同一时间,中国新闻网7月9日报道,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将于8月1日开始实施,且不再延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