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眼瞅着全运会就要到了,我这心里头就跟揣了只兔子似的,扑腾扑腾的。尤其是想到那些江苏女排的老队员们,你说刁琳宇、张常宁、吴晗、龚翔宇,还有孙燕,这一个个的名字,哪个不是球迷心里头那点闪闪发光的记忆。她们这几年跟着国家队,跟着江苏队,拿奖拿到手软,那气势,那技术,简直了!我这手机刚放下,比赛的画面还在脑子里晃悠,就听到好多关于她们伤病的消息,这心里头就有点不是滋味。
你看看,张常宁,好几次比赛都得小心翼翼的,那脚踝,那膝盖,总让人担心。明明知道她还在坚持,还在拼,但看着她比赛的时候,总得时不时地停下来缓一缓,那种状态,真让人心疼。她之前为了国家队,为了江苏队,付出了多少,大家有目共睹。从里约奥运会那会儿的青涩,到东京奥运会的核心,她身上的责任和压力,普通人根本想象不到。可越是这样,越觉得她现在的状态让人揪心,总担心一个不小心,那些伤病就会把她推向无法挽回的地步。
再说说刁琳宇,她现在是国家队的主力二传,那个传球的精准度,那个视野,没得说。但你仔细看,有时候她接球或者调整的时候,那个动作,明显看得出有些地方是不太舒服的。我们球迷在场边看,都看得着急,更何况是她自己呢?一个二传,得跑动,得垫球,得二次进攻的组织,这每一个环节,对身体的消耗都很大。尤其是经历过大伤的队员,身体的本钱就那么点,稍微一折腾,就可能前功尽弃。
还有吴晗,那会儿在联赛里,她可是妥妥的得分利器,一传稳,进攻猛,关键时候从不掉链子。但后面也是伤病缠身,状态起伏也挺大的。有时候看着她努力地去拼抢,去扣球,但就是感觉离巅峰时候的那个她,隔着一层什么。这种感觉,就像是看着一个熟练的工匠,手里拿着熟悉的工具,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或者说,工具本身,已经没那么趁手了。
龚翔宇,小宇宙一直都是最让人放心的那个。她的保障能力,她的前排进攻,她对比赛的阅读,都是顶尖的。可即便她这样,也逃不过伤病的侵扰。每一次看到她受伤,我都能想象到她那种咬牙坚持的劲头。因为她知道,一旦她不在,队伍的整体实力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她就像是那个默默付出的“定海神针”,可再坚固的定海神针,也需要悉心维护,不能一直承受风雨。
孙燕,虽然她可能名气没有前面几位那么响亮,但她也是队伍里不可或缺的一员。每一次上场,都是拼尽全力,那种不服输的劲头,也是让人动容。可同样,年轻的球员,也更容易受到伤病的考验。一个不小心,可能就让她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你想想,这些队员,为了排球事业,为了国家荣誉,付出了多少青春,多少汗水,多少次和伤病的斗争。她们的职业生涯,本来就比普通人要短暂很多,再加上伤病这个“拦路虎”,更是如虎添翼。每次看到她们在场上拼搏,我心里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有敬佩,有感动,但更多的是一种担忧。
全运会,对于这些老队员来说,可能真的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可能是一个告别,或者是一个新的开始。她们的斗志,她们对排球的热爱,一直都在,这一点毋庸置疑。即使身体不再允许她们像年轻时候那样肆无忌惮地飞奔,但那种对胜利的渴望,那种为团队付出的精神,是不会改变的。
我有时候会想,如果她们没有伤病,现在的国家队,或者江苏队,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她们的经验,她们的技术,加上年轻队员的冲劲,那该是多么强大的队伍啊!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伤病就像是一把无形的利剑,随时可能划破她们的职业生涯。
我们看到的,是她们在赛场上光鲜亮丽的一面,是她们一次次举起奖杯的荣耀时刻。可我们看不到的,是她们背后多少次在治疗室里默默忍受痛苦,多少次在夜深人静时独自面对伤病的折磨。这种坚持,本身就值得我们最真诚的掌声和祝福。
这场全运会,对于她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是继续书写辉煌,还是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不那么完美的句号?我不知道,但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为她们的拼搏和付出,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只是,看着她们一个个因为伤病,状态受到影响,那种心疼,是真的。
你们说,这样的付出,值得吗?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