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又是谁啊,又上热搜了,点进去一看,又是乒乓球,大晚上的,我这咖啡都还没喝完呢,就看到这标题,孙颖莎和王曼昱越来越稳定,实力提升?合着以前就不行了是吧。
我跟你们说,我昨晚刷完比赛视频,那叫一个血压飙升,不是说她们不行,是那个比赛过程,看得我手心直冒汗,场上那几个人,一个比一个拼,稍微一松懈,可能下一秒就得丢分。什么叫不可忽视的力量,这话说的,好像之前她们就不存在一样,好家伙,这媒体总结能力,也是越来越“稳定”了。
这俩姑娘,孙颖莎这几年的进步,那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比赛里,面对压力,她能顶住,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做到的。我记得好像是2021年的全运会上,她那一轮轮的硬仗,硬是把冠军扛回来了,那股劲头,是真的绝。还有王曼昱,虽然有时候看着好像没那么“炸”,但她的稳定性,那是真的没得说,球商高,处理球也稳。
团队实力提升?这话说得好像之前我们女乒就没实力一样,真是醉了。我们女乒这块招牌,那可不是白来的,多少代人的努力才换来的。孙颖莎和王曼昱的稳定,当然是好事,说明我们后备力量强,青黄不接这种事,在乒乓球这块,好像从来没那么严重过。但非要用“越来越稳定”来形容,感觉有点淡化了她们之前的努力和成就。
有时候想想,媒体的报道,真的是挺会抓住大众心理的。一说稳定,大家就觉得,哦,那肯定是很厉害了,不容易了。但这种“稳定”,是建立在多少汗水和泪水之上的?是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和挑战才换来的?不是简单的一句“越来越稳定”就能概括的。
我记得我上次看一个采访,孙颖莎自己都说过,她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还在努力提升。这种谦虚的态度,才是真的牛。不像某些人,稍微有点成绩就飘了。所以说,看见这种“越来越稳定”的说法,我心里还是有点憋的。
这稳定性,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想想王曼昱,虽然有时候可能不是最耀眼的那一个,但她在关键时刻的得分能力,在防守端的韧性,那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2022年,世乒赛团体赛,她面对强敌,那几个球打下来,我差点把手里的抱枕都给扔了。那才叫实力,那才叫拼搏。
你们看看,我们女乒的历史,哪一次不是这样?一批批优秀的运动员,前仆后继。陈梦、王艺迪,她们也都在各自的领域里闪闪发光。说什么“不可忽视的力量”,这句话应该放在整个中国女乒身上,而不仅仅是某几个队员。
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非要用这种“越来越”来形容。难道她们以前就不行吗?难道她们之前就没有竞争力吗?这种说法,听着就有点奇怪,好像她们是突然之间开窍了,突然之间就变强了。
有时候,我觉得这些媒体,是不是把运动员当成了游戏里的升级包?点一点,数值就上去了?人家的进步,是日复一日的训练,是无数次跌倒再爬起来,是咬牙坚持下来的结果。
孙颖莎从一个新人,一步步走到经历了多少挑战?从17岁拿到第一个国际比赛冠军,到现在的核心主力,这中间的路,是平坦的吗?而且,她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过迷茫,有过低谷,但她都挺过来了。
还有王曼昱,她的技术特点,她的战术思路,那都是经过反复打磨的。别看她有时候好像不怎么说话,球场上的表现,那就是她最好的证明。2020年的团体世界杯,她在单打比赛中,面对那么强的对手,赢得很漂亮,那可不是“越来越稳定”能解释的。
我不是说她们不好,她们当然好,是顶尖的运动员。我只是觉得,这种报道的角度,有点太“轻飘飘”了。好像她们的强大,是理所当然的,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她们站在领奖台上的光鲜。但背后的艰辛,有多少人真正去了解?她们每天训练几个小时?她们为了备战比赛,放弃了多少休息和陪伴家人的时间?这些,才是支撑她们“稳定”和“强大”的真正原因。
有时候,我也在想,是不是因为大家对中国女乒的要求太高了,高到任何一点进步,都被看作是理所当然?但事实是,每一次进步,都来之不易。
所以,当我又一次刷到“越来越稳定”这种说法的时候,我真的忍不住想吐槽一下。这哪里是“越来越稳定”啊,这是她们一直以来的坚持,是她们一直在努力超越自己。
你觉得,这种“稳定”,是她们天生就具备的吗?还是说,背后有我们看不到的付出?
这都几点了,我这咖啡都要凉透了,明天还得上班呢,结果还在刷这些,真是的。明天早上醒来,不知道又有什么新的“热搜”等着我呢。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