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卢卡申科直言美中对抗!美国不敢宣战仅因“胆量不足”,军事优势遭质疑
发布日期:2025-10-09 04:08:13 点击次数:124

美国还敢轻易对一个大国开战吗?这个问题最近好像成为了国际舆论场上的热点,尤其是在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一番“没有这个胆量”的怒怼之后,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开始重新审视美中关系和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地位。卢卡申科的话虽然听上去火辣,但其实背后也有不少现实因素值得琢磨。

卢卡申科这个人,大家可能对他的政坛形象印象深刻。他的强硬风格其实不仅仅局限于美中话题。还记得2020年白俄罗斯大选后,西方一窝蜂扑来指责、制裁,他本人多次在明斯克公开场合发话,坚决拒绝外部势力插手国内事务。那种“主权说了算,谁都别瞎掺和”的态度,让西方国家一时也没了辙。这一脉相承的强硬,其实也是他敢公开对美国评论的底气。

其实美国面对大国对手也不止一次显露出“有点怕麻烦”的处理方式。看看2014年乌克兰危机,俄罗斯压上重兵,乌克兰左支右绌。美国虽然口头上支持、送弹药,实施经济制裁,但就是死活不敢跟普京玩真的。这种“指导”而不是直接出手的风格,很像卢卡申科说的“没胆量”——尤其面对中国这种工业体系完整、技术领先的新型大国,美国是否还敢带头开战?

更不用说,美国军事的所谓“底气”,主要还是核武器数量优势。可是在各类兵棋推演里,美中一旦擦枪走火,结局只有“双输”。核弹在国与国之间更多像是相互威慑,真要摊牌,没人敢赌一个全世界的未来。美国核弹确实多,但胜负早已不只靠这个定夺,核武器的“终极决战”已经成为心理层面的博弈。

这些年美国的全球战略信心,其实也经历过重大打击。2021年阿富汗撤军事件绝对算得上一道分水岭。杜哈谈判桌上本以为能体面收场,结果喀布尔撤退现场尴尬到极致。全世界都在看着美国士兵匆忙撤离,无数阿富汗人惊慌失措,盟友们比美国还先慌。美军给外界的印象直接从“世界警察”变成“手忙脚乱”。撤军之后,不光美国国内舆论炸锅,很多盟国也对美方的“全球管控力”彻底失去了信心。这一系列现实,很自然地印证了卢卡申科的“美国没胆量”论调,确实不是空穴来风。

从根本上讲,美国已经被长期的对外战争拖得疲惫不堪。冷战结束后,这一国为了维持世界主导地位,不断在全球各地点火,资金、士兵、舆论无一不是巨大负担。根据盖洛普和皮尤的统计,近年来美国国内支持打大国战争的比例越来越低,大多数民众更关心经济、生活,而不是去当“世界警察”。国会相关调查也可以看到,军费年年增长,但社会实际承受力每况愈下。毕竟,和一个工业、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中国开战,这不是简单的“出动部队”那么轻松。

说到中国,现在最让美国“头疼”的不仅是高超音速武器。东风-17这种新型导弹已经引起美国军方的全面关注,高层报告里甚至直接把中国现有的这些武器列为五角大楼的“关键威胁”。

更别提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专家们甚至认为中国在这些未来科技上的投入和成果已经逼近世界顶尖。这里不得不说两国的工业体系对持久战的决定作用——美国很多高端零部件都是依靠全球供应链,万一爆发冲突,海外工厂、物流链就可能出现问题。但中国的制造业几乎可以自己解决大部分需求,从芯片到弹药再到舰艇,都能稳定生产和持续补充。

在造船业上,中国这几年更是“开挂”一般。路透社和行业数据统计过去五年中国每年的新舰数量已经远远超过美国,甚至像航空母舰、驱逐舰这样的“大块头”,中国都在加速量产。这种“持续补给”的能力,是现代战争胜负的真正关键。美国如果仅靠核弹或者高端武器数目,真遇到像中国这样工业底蕴深厚的对手,也难以长期支撑消耗战。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体量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这背后的后勤保障能力和韧性其实远比武器本身更关键。美国经济虽然总量庞大,可是一到具体战争物资、生产线、工人技能等细节,很可能会被中国的系统性力量拖垮。正因为这样,中国的各种“底线红线”越来越得到美方的认可,毕竟一旦触碰真就两败俱伤,没人想玩“你死我活”的游戏。

现实世界里,大国的博弈不再是单靠军事威慑,更是科技、工业、经济和信誉多方面的综合较量。这点,美国最近几年“退群”成风,从各种协议到国际组织说走就走,连自己长期盟友都忍不住吐槽“说话不算数”。全球治理和外交信誉的下降,导致美欧之间的信任裂痕越拉越大。反观中国,遇事冷静,稳步推动全球战略,在国际事务上展现出更多定力。正是这种对比,才让卢卡申科的话有了现实的意味。

很多国际学者,包括欧洲战略研究院、美国智库在今年发布的报告里都指出,美中之间的竞争重心已经转向高技术与产业链安全,而不是谁手里多几个核弹头。比如去年伦敦国王学院的调查就显示,超过60%的专家认为未来十年中美直接军事冲突的概率极低,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在战略风险上越来越理性,敢打但不会轻易发动,特别是在台湾、南海这类热点区域更是谨慎再谨慎。

其实换个角度看卢卡申科的话,他表达的不只是“美国怕中国”,更是对大国格局的提醒——世界并不是谁敢发脾气、谁能多造核弹就能称王称霸。现在的美国,正经历着产业空心化、全球信任下降、民意分裂等多重压力,而中国靠着完整的工业基础和逻辑理性,正在悄悄改变国际规则。说穿了,真正的“胆量”是要有底气,有工业力量,有民心和战略定力,美国的强势早已不是往日一样“说打就打”了。

全球格局变了,“你死我活”的时代逐渐走远,对话和智慧才是下一步的底牌。谁曾想到,卢卡申科的一句“没胆量”,竟然成了看清美国现状的放大镜。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热问计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