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上海家长请愿让西贝进校园,别再吃发臭午餐,谁来负责
发布日期:2025-10-08 16:13:59 点击次数:156

周一放学,一个妈妈在群里发了孩子带回的照片虾仁炒蛋“闻着像坏了”,孩子呕了好几次,学校紧急撤菜。家长们一边气得掉眼泪,一边在群里骂街,真心的,反正都炸开了锅。我跟你说,这不是小题大做,是食品安全的赤裸裸问题,食品安全监管和质量检验不是摆设,两眼一抹黑就甩锅行不通。

网帖很快把话题拉到一个点上西贝的预制菜能不能进校园?不少家长直言,就算是冷链预制、标准化半成品,也比现有的校园餐好吃、可靠。就是说,供应链、冷链管理、HACCP风控这些专业术语不能只写在文件里,得落到实处。有人引述学校通知,有人引用小学生的吐槽,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真真假假掺在一,味儿怪得很。

对绿捷的怨气已经积攒多年。家长们说每天交十几二十几块钱,菜里常看到冷冻复炸的炸排、油腻的配菜,蔬菜少得可怜,配餐问卷还被要求打“满意”。这话听着刺耳,肯定有夸张,但大量家长的共同经验说明问题不只是个案。招标机制、规审查和明厨亮灶的透明度成了关键词,透明度不到位,信任就出问题,信不过人家,谁心里舒服?

更复杂的是,一个企业能在多个区屡屡中标,背后有人脉还是竞争力强,这是个疑问,公众情绪容易往“关系户”方向联想。虽无确凿证据,但公众质疑不是凭空生出的,跟信息不对称和监管不到位有关。监管部门要查,企业要自省,家长要的是实打实的整改,不是空头诺。

国家新指南要求“明厨亮灶”、“慎用冷冻肉制品和加工肉类”,这话现在听着挺新潮,但要落地,需要餐饮企业改供应链、学校改监管流程、家长参与监督。真心的,别光喊口号,得把检测报告、质检流程、招标公开这些东西摆出来,等一下,大家别光看热闹,别让孩子当试验品。最后一幕,不是朋友圈刷屏,而是孩子饭盒里那份能吃得安心的午餐,谈不上豪华,至少不是发臭的东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