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时隔20天,中国队再次输给澳大利亚,难过的不是输球而是心气没了
发布日期:2025-09-18 09:11:18 点击次数:110

9月7日,中国U16男篮碰上了老对手澳大利亚,结果58-85,输了个底朝天。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就在20天前,我们也是输给了这支队伍,但那次只输了1分。那场球,大家觉得可惜,觉得就差一口气。可这一次,27分的差距,已经不是差一口气的事了,这是被人直接拔了氧气管。

上半场其实还算有来有回。

虽然澳大利亚队靠着身高和速度不停地冲,但我们的小伙子们也顶住了,防守玩命,进攻也在想办法。分差一直没被拉开,大家看着觉得还有的打,起码精气神在那摆着。

可中场休息回来,一切都变了。

整个下半场,中国队打得那叫一个乱。主教练王建军一直在场边喊,要强打篮下,可球就是传不进去。队员们在外线传来传去,最后只能仓促出手,远投、三分一个都不进。

最让人看不懂的是,上半场打得不错的张子,到了下半场几乎摸不到球了。他就像个被遗忘的棋子,在场上折返跑。还有张懿和赵杰,也彻底没了声音,完全被对方的防守锁死了。

感觉就是,谁拿球谁就觉得烫手,都背着巨大的包袱在打球。

反观澳大利亚那边,打得是越来越放松,进攻防守都跟上了强度,把我们的防线冲得七零八落。第三节我们的防守就已经开始漏风,到了第四节,那简直就是彻底崩盘。

分差就像滚雪球一样,从十几分一下就奔着三十分去了。

说实话,输球不意外,毕竟身体素质有差距。但真正让人寒心的,是比赛最后呈现出的那种状态。

当澳大利亚的领先优势突破20分之后,整个比赛的火药味就没了。中国队这边,你能清楚地看到,所有人都泄了气,眼神里没了光。

比赛还没结束,但大家好像都默认已经结束了。场上不再有激烈的身体对抗,不再有拼命的回防,更别提什么反击的信念了。那感觉,就像是双方提前进入了“垃圾时间”,就等着裁判吹响终场哨。

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甚至不是战术问题,这纯粹是心态崩了。

为什么会这样?身体素质的差距,真的能造成这么大的分差吗?20天前不也才差1分吗?

说白了,身体和技术上的差距,在顺风球的时候可能不明显,大家靠着一股劲还能拼一拼。可一旦比赛进入逆风局,体力一下降,问题就全暴露出来了。战术执行力没了,防守意识也跟不上了,尤其是在压力之下,心理防线比纸还薄。

我们的训练强度和球员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可能真的跟不上对手的节奏。

更深层次的东西,可能是体制上的老毛病了。我们的篮球发展,好像总是缺少一个有魄力、能真正沉下心来抓青训的领导团队。

这场27分的惨败,输掉的不仅仅是一场亚洲杯决赛,更可能输掉的是这批年轻球员的信心。技术可以练,战术可以学,但如果一支球队在困难面前习惯性地放弃抵抗,那才是最可怕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