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为何新四军夜袭虹桥机场不如八路军夜袭阳明堡闻名
发布日期:2025-08-20 06:25:23 点击次数:104

有两个关于炸飞机的传奇战例:一个把四架飞机给烧了,一个则击落了二十四架;一个静悄悄地干净利索,一个则刀光火海拼命拼到底。

挺奇怪的,一边变成教科书里的英雄事迹,另一边却没人知道。这不是说谁不够勇敢,而是——在他们露脸的那会儿,整个中国正刚好需要一个奇迹似的。

用手榴弹炸飞机,他们硬刚空军,火光照亮全国!

1937年10月19日凌晨,天刚刚亮,八路军769团的战士们已经藏在阳明堡机场边的蒿草堆里,紧盯着远处停靠的那一排排“黑老鸹”——日军飞机。3营营长赵崇德低声喝道:“快,动作要利索点!”队伍像黑夜里出鞘的短刀,悄无声息地向前冲去。

机场挺大,敌机也不少。总共有24架,分成三排停着,就像被捆在一起的“鸡蛋”,等着被端上锅。10连冲向西北角的守备队,11连直奔飞机那边。刚一靠近,日本兵哨兵就发现了,探照灯亮起,枪声也随之响起,战斗马上拉开了序幕!

双方的差距可不是一点点的,日军自豪地宣称自己是“天下第一陆军”,驻在机场的可是香月师团的一个联队。八路军那边装备怎么样?破旧的枪炮、刺刀都不够用,有人用枪托猛砸,有人直接上拳头,在近身格斗中搞得一团乱。

外围拼命死守的10连愣是一步没退,11连早就杀到飞机堆里去了。真有人打算“把飞机扛回家”,机枪手老李干脆爬上飞机尾巴,抡起铁锹就砸。赵营长扯着嗓门吼:“别敲了,塞手榴弹!”兵们一听,抬手就是,“轰!轰!轰!”——一架接一架炸翻,火苗直蹿老高,整个场子被火光照得通亮。

这火不仅把敌机点着了,也把整个中国人的希望点燃了。

这场战斗只进行了一小时,但就把敌机打得差不多了,烧掉了24架。死了百多个敌人,我方也有30多人伤亡。日本人根本没想到有人敢去“虎口拔牙”,当他们赶到时,飞机残骸还在冒烟。

消息一出,全国上下都震惊了。官兵们在前线相互拥抱落泪,报纸们争相报道这事,上海、延安、太原的群众积极表达慰问,国民政府也给了2万块奖金。这八路军129师769团一下子成了英雄部队,3营10连被评为“战斗模范连”,连长杨万兴也成了“战斗英雄”。

不少老百姓第一次知道,说“原来步兵也能炸飞机!”还不是飞机不能打,而是得有人敢去干这事。

夜袭阳明堡不仅取得了战果,还赢得了民心。那时候,忻口战役打得很激烈,国民党军伤亡惨重,老百姓也都摇头叹气。这会儿,八路军的那一下,真是把敌人搞得晕头转向,也把全国人民打得激情澎湃!

虹桥也炸了,战绩也漂亮,可为啥大家都不讲?

到1939年夏天,新四军第六团从茅山出发,一路东进,目标是壮大根据地、巩固抗日阵地。在陈毅的指挥下,这一路走得真不容易,和敌人你追我赶,打了好几场仗,还抢到了一条汽油船。没想到,他们竟然一路追着日伪军打,直追到虹桥机场门口。

可别以为这是提前谋划的,当时谁都没料到前面就是虹桥机场,部队一到跟前,廖政国一问向导,才知道:哟,这地方原来是飞机场啊!这真是“撞上了”!

机会一旦出现,绝对不能错过。廖政国一声令下,几百名士兵分成两路,“一枪都没开,就直接冲进去”,连敌人还在打盹呢,伪警察从被窝里被战士们一把拽出耳朵,然后就集中收押了。

真是天降神兵啊!一到机场就发现了四架敌机,立马倒油、点火、扔火把,一阵火光把四架飞机烧得只剩灰烬,战士们顺利完成了突袭任务,毫发无损地撤了出去。

结果日军动作慢了整整三天才派一个联队来“扫荡”,结果人早都跑得没影了。上海城里气氛紧张,大家都以为新四军快要进城,平民百姓都兴奋得忙着准备“迎军入市”。

听起来,是不是也挺激动人心的?炸了飞机,没出什么人命,还把日军吓得三天都不敢行动!

你说的阳明堡,为什么没能变得那么有名气呢?

其实,并不是打得不咋地,是真的打得太顺手了。第一,在战果方面,虹桥炸掉了4架飞机,阳明堡炸了24架,直接“差了一位数”;第二,阳明堡又处在日军腹地,戒备得严严实实,攻坚挺困难,而虹桥机场几乎没人防,靠的是奇袭,属于“捡着个空当”。

更要紧的是,阳明堡这事发生在1937年,正是抗战刚打响的时候,全国正处在低迷状态,来一场血拼,振奋士气嘛。至于虹桥那场战斗,虽说精彩,但到1939年,大家的注意力已经四散了,战场也变得多线展开,“信息量太大”,宣传的集中效果反而打折扣啦。

就像打篮球一样,阳明堡那次就像“三分绝杀”,虹桥则是“空篮补扣”,都挺厉害,但精彩程度确实不能相提并论,氛围嘛,也没法比。

不是不英雄,是你出场的时候刚好全国在等一个奇迹

说起阳明堡为什么那么出名,难道仅仅是因为战斗打得激烈?当然不只这么简单!更关键的是,它恰好出现在了“全国最需要一个奇迹”的那一刻。

1937年,平型关刚结束,忻口那场战斗也特别惨烈,伤亡惨重,士气跌到谷底,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紧张兮兮的。这会儿,八路军硬是顶着敌人暗中施加的压力,打出了一场“步兵炸飞机”的奇迹,谁能忘得掉?谁不会去传颂?

阳明堡被列入了教材,变成了纪念碑上的耀眼战例,不仅击落了敌机,更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那虹桥呢?虽然它的战绩也挺亮眼,士兵们英勇奋战,但发生在1939年。当时前线有台儿庄、南昌会战,各地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都忙得不亦乐乎。虹桥之战虽然表现出色,却没能引起全国的广泛关注。

再说阳明堡的那场战斗,里面还牵动着不少情感。牺牲的3营营长赵崇德,为掩护战友中弹牺牲,临行前还把身上的三块法币交给组织,叮嘱:“不能让敌人拿到!”这份情谊,真是让人动容,也深深打动了大家的心。

新四军夜袭虹桥的那场战斗也是相当精彩,英雄人物不少。那种“一枪未发就进机场”的精准果断,堪称战术执行的典范,展现了江南游击战的气势,也让上海人民的信心都更大了。

要说“谁更出彩”嘛,那得看场合、时机、舆论氛围以及群众的心理期待。不是没英雄,而是你走出来的那一刻,刚好观众们都在期待奇迹,而你就是那个让大家惊喜的奇迹。

有时候,打仗不仅靠枪,还得靠天时地利。无论是阳明堡还是虹桥,都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飞机烧得只剩废铁,硝烟也逐渐散去,可那一群年纪都还不到30岁的年轻人,早就把“胜利”两个字,刻在了熊熊烈火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