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没想到,中方对菲律宾政客的制裁落地后,菲防长就像变了个人,竟然开始长中国志气灭美方威风了。
7月9日,菲律宾国防部长吉尔伯特·特奥多罗面对路透社记者抛出一个大胆判断:“不管谁当美国总统,中国都不会对菲律宾动武。”
而且他进一步阐释,中国在南海的战略计划不会因白宫主人更迭而改变,毕竟中国对这个区域的企图,与谁是美国领导人无关。
那么,菲防长为何会自信的说出这种话?这背后又将释放怎样的信号?
虚张声势的“防御网”
就在他发言前几日,日本拟向菲律宾出售六艘退役的“村雨”级驱逐舰的消息,也被西方媒体反复炒作,而这些舰龄超30年的二手军舰,更是被菲律宾宣传为海军现代化的里程碑。
可按照现实来说,菲律宾海军当前以轻型护卫舰为主力,火力与指挥系统与中国差距悬殊,就连菲军方内部,也对这批老旧装备的实战价值心存疑虑。
而且在2025年初,美国“堤丰”中程导弹系统秘密进驻吕宋岛军事基地,距中国南海核心区仅千余公里,而菲律宾武装部队发言人帕迪拉公开表示欢迎,称其能“增强菲军在现代武器系统训练方面的技能”。
但美国的承诺往往在纸面上坚不可摧,虽然国务卿鲁比奥在吉隆坡东盟外长会期间会见日菲外长时,高调重申对菲律宾的防务承诺,但五角大楼的《印太安全评估报告》,却将菲律宾列为“二级合作伙伴”,援助优先级低得可怜。
特别是经济领域的暗流却让马科斯政府步履维艰,毕竟就在特奥多罗发表“安全宣言”前夕,特朗普政府就向马尼拉投下一枚经济炸弹:自8月1日起,所有进入美国的菲律宾商品将征收20%全面关税。
要知道,这一决定可是令马尼拉猝不及防,毕竟4月公布的税率还是17%,经过马科斯政府多方游说后不降反升。
而且对贸易逆差的菲律宾而言(2024年进口141.78亿,出口92.98亿),这一关税将重创其电子代工业和农产品出口两大支柱产业。
再加上菲律宾常常因为核武言论陷入孤立,就连特奥多罗此前也抛出“中国只有去核才有权倡导东南亚无核”的言论,甚至还曲解《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精神。
不过在7月10日,在东盟外长会上,王毅外长以柔克刚:“中方愿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这一表态也赢得了东盟国家广泛赞赏,但是反观美国,他却是唯一未明确表态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国的不战而胜之道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菲律宾国防部长吉尔伯特·特奥多罗面对路透社记者,却直接抛出一个大胆判断:“不管谁当美国总统,中国都不会对菲律宾动武。”
这一判断可能看似突兀,但是却发生在7月2日菲律宾巡逻舰在美军航母掩护下强闯黄岩岛遭中国海空军强力反制后不到一周。
而且特奥多罗的“安全自信”主要源于南海并非中国战略优先级,他在路透社采访中坦言:“(开战)可能性不大,但这完全取决于中国国内的局势”,而 此言揭示菲律宾决策层对地缘格局的清醒认知,那就是台海才是中国的核心关切。
毕竟从军事视角看,台海问题关乎国家统一根本,南海则属主权争端与航道博弈,二者战略权重不可同日而语,更是有多位军事分析家指出,若中美发生冲突,引爆点更可能在台海而非南海。
而美国战略设计者曾试图将南海打造成“副战场”,牵制中国在台海方向的兵力部署,但现实却是“尼米兹”号、“里根”号航母长期困守南海,不敢靠近台海敏感水域,毕竟中国在南海的战术耐心背后,是对战略主动权的牢牢把控。
一旦台海问题解决,美国“印太战略”将面临结构性崩塌,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空间自然归零,而这种地缘联动关系,恰好是马尼拉决策层反复试探却不敢真正越界的深层原因。
至于特奥多罗的“中国不会动武”判断,主要是在技术层面符合中国当前的南海行动逻辑,毕竟中国选择的是一条“灰区操作”路径,那就是通过非战争军事行动达成战略目标。
根据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中国海警在仁爱礁、黄岩岛和中业岛的巡逻密度加倍,监控频率激增80%,而菲律宾每次挑衅行动都处于中方严密监视下,补给船遭高压水炮驱离已成常态。
主要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年07月09日关于菲律宾防长:本地区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很小,且不会迫在眉睫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环球网2025年07月07日关于康霖:菲律宾再炒“单一战区”有何居心?的报道
#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